2025.9.6 _ 10.6
  • EN
  • 主題展覽 / 親愛的台灣,戶外影像展

    劉千鈺   X   台灣共生青年協會

    本計畫以「民主物件」為中心概念,透過「食物攝影」探索歷史創傷與個人記憶之間的連結。食物作為生活中最平易近人的媒介,承載了個人的故事與集體的經驗。本計畫選取與二二八事件,以及台灣民主歷史相關的食物:魷魚糜、魚、水果、日式飯丸,作為敘事橋樑與象徵物件。


    底片作為影像的載體,因沖洗過程中的不確定性,而在視覺上保有一種時間與物質的痕跡,可作為一種回應歷史事件,或回憶經歷歲月的淘洗、沖刷、層層疊加後,所留下的視覺敘事。

    底片作為一種有「物質性」的記錄技術,它強調影像的「發生」而非「產製」,影像因此具有時間性、偶然性與脆弱性。這樣的媒介選擇,恰好回應了我對歷史與記憶的理解:歷史並非線性地被保存或重現,而是如同底片般被反覆觸發、重構與遺忘。

    於是,我透過底片這個具有時間性與偶然性的媒介,藉著以這些選定的食物,作為物質去影響影像沖洗的視覺結果。我加入海水及海鹽,沖洗了《 魚 》這組照片;《 水果 》則是使用了果汁沖洗;而《 魷魚糜 》摻入了香菇水;《 日式飯丸 》使用了洗米水一起沖洗。

    讓這些食物的影像,不只是冷靜的再現,而是帶有痕跡、失真與質感的表達,如同記憶在腦海中,被時間沖刷後的殘影。

    藝術家 _ 協作者 ●

    劉千鈺   X   台灣共生青年協會

     
    劉千鈺
    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,現為獨立影像工作者。他將攝影作為創作地基與工具,涉及的領域皆以影像為延伸,嘗試以影像作為媒材進入各跨領域空間。創作題材多圍繞於土地認同、民俗文化,或個人經驗為出發的深度討論。目前的作品類型包含攝影書、展覽,劇場中的投影實驗。作品曾於台灣台北、韓國首爾、印尼日惹、西班牙馬德里等地展演。
     
    台灣共生青年協會
    致力於二二八事件紀念與推廣的青年組織,透過多元形式的活動,普及社會大眾對威權歷史及轉型正義的認識。自2013年起,每年主辦民間規模最大的二二八紀念活動「共生音樂節」,敘說青年世代對威權歷史的認識、省思與行動。

    延伸閱讀 ●

    食物背後的故事

    《風景作證:餐桌上的記憶場》延伸閱讀
    ×
      TIPF 預售票熱賣中 ●        ● TIPF 預售票熱賣中 ●       ● TIPF 預售票熱賣中 ●        ● TIPF 預售票熱賣中 ●        ● TIPF 預售票熱賣中 ●       ● TIPF 預售票熱賣中 ●        ● TIPF 預售票熱賣中 ●        ● TIPF 預售票熱賣中 ●       ● TIPF 預售票熱賣中 ●        ● TIPF 預售票熱賣中 ●        ● TIPF 預售票熱賣中 ●       ● TIPF 預售票熱賣中 ●        ● TIPF 預售票熱賣中 ●        ● TIPF 預售票熱賣中 ●       ● TIPF 預售票熱賣中 ●        ● TIPF 預售票熱賣中 ●        ● TIPF 預售票熱賣中 ●       ● TIPF 預售票熱賣中 ●        ● TIPF 預售票熱賣中 ●        ● TIPF 預售票熱賣中 ●       ● TIPF 預售票熱賣中 ●        ● TIPF 預售票熱賣中 ●        ● TIPF 預售票熱賣中 ●       ● TIPF 預售票熱賣中 ●        ● TIPF 預售票熱賣中 ●        ● TIPF 預售票熱賣中 ●       ● TIPF 預售票熱賣中 ●        ● TIPF 預售票熱賣中 ● 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