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題展覽 / 親愛的台灣,戶外影像展
本計畫以「民主物件」為中心概念,透過「食物攝影」探索歷史創傷與個人記憶之間的連結。食物作為生活中最平易近人的媒介,承載了個人的故事與集體的經驗。本計畫選取與二二八事件,以及台灣民主歷史相關的食物:魷魚糜、魚、水果、日式飯丸,作為敘事橋樑與象徵物件。
底片作為影像的載體,因沖洗過程中的不確定性,而在視覺上保有一種時間與物質的痕跡,可作為一種回應歷史事件,或回憶經歷歲月的淘洗、沖刷、層層疊加後,所留下的視覺敘事。
底片作為一種有「物質性」的記錄技術,它強調影像的「發生」而非「產製」,影像因此具有時間性、偶然性與脆弱性。這樣的媒介選擇,恰好回應了我對歷史與記憶的理解:歷史並非線性地被保存或重現,而是如同底片般被反覆觸發、重構與遺忘。
於是,我透過底片這個具有時間性與偶然性的媒介,藉著以這些選定的食物,作為物質去影響影像沖洗的視覺結果。我加入海水及海鹽,沖洗了《 魚 》這組照片;《 水果 》則是使用了果汁沖洗;而《 魷魚糜 》摻入了香菇水;《 日式飯丸 》使用了洗米水一起沖洗。
讓這些食物的影像,不只是冷靜的再現,而是帶有痕跡、失真與質感的表達,如同記憶在腦海中,被時間沖刷後的殘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