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TIPF 台灣國際攝影節重視語言的多樣性,精心規劃多語導覽體驗,提供華語、台語的語音導覽及展場走讀,並另設英語團體導覽(預約制),邀請觀眾以最熟悉的語言欣賞展覽、理解作品。
其中,「在我們得獎之後──New Wave 台灣新銳攝影創作展」的華語語音導覽,由策展人與藝術家的對談展開,讓觀眾彷彿參與了一場真誠對話,聆聽創作者如何在創作的路上探索與實踐。
三檔主題展覽亦提供台語語音導覽,分別由聲音導演郭霖、劇場演員林曉函擔任導覽人,陪伴觀眾與作品展開對話,激發更多理解與感受。
如果你希望用更多元的視角,發掘作品背後的議題,歡迎參加「展場小聚」。來自不同領域的藝術家、研究者與文化工作者,將從自身的觀點出發,以展場走讀的形式,帶領觀眾開啟多元的觀看路徑與思辨方式。
▌場次
更多場次資訊將陸續公布,歡迎報名參加。
台語展場小聚| 温若喬:9.13(六)14:00 – 15:00
導覽展區:「在我們得獎之後──New Wave 台灣新銳攝影創作展」
集合地點:C-LAB 通信分隊展演空間 1 樓展場
TIPF 總監導覽(華語)|曹良賓:9.13(六)15:30 – 17:00
導覽展區:「史泰德與法蘭克──攝影書與藝術民主化」、「親愛的台灣,戶外影像展」
集合地點:C-LAB 美援大樓展演空間 1 樓展場
台語展場小聚| 張嘉祥:9.14(日)16:00 – 17:00
導覽展區:「親愛的台灣,戶外影像展」
集合地點:C-LAB 西服務中心 1 樓
華語展場小聚| 劉致昕:9.19(五)16:00 – 17:00
導覽展區:「親愛的台灣,戶外影像展」
集合地點:C-LAB 西服務中心 1 樓
華語展場小聚|蕭詒徽:9.27(六)14:00 – 15:00
導覽展區:「在我們得獎之後——New Wave 台灣新銳攝影創作展」
集合地點:C-LAB 通信分隊展演空間 1 樓展場
▌講者
|温若喬
1999 年生。淡水人。畢業於台大社會學系與台大臨床心理學研究所,興趣是寫作、音樂、看劇、學語言、研究人類。曾獲 2019 年第八屆台中文學獎台語詩組佳作、2022 年第十一屆台中文學獎台語詩組首獎。2023 年出版《浪鳥集:泰戈爾漂鳥集台文版》。現於 Instagram 與 Threads 經營台文帳號「ohtaigi」與創作帳號「wenwriting」。
|曹良賓
新竹台灣人,從事藝術創作、組織營運與公共服務。2016 年成立 Lightbox 攝影圖書室,致力於保存、研究及推廣台灣攝影。2025 年,創辦 TIPF 台灣國際攝影節,促進藝術的民主化、深化公眾對台灣攝影的認識。2015 年,出版首本攝影專輯《中途》;2025 年,第二本書《Becoming‧Taiwanese》將於日本出版。
|張嘉祥
1993 年出生。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畢業,目前就讀於臺灣師範大學臺文所。嘉義民雄人,火燒庄張炳鴻之孫。現為「庄尾文化聲音工作室」負責人、台語獨立樂團「裝咖人 Tsng-kha-lâng」團長、Podcast《台灣熱炒店》節目主持人。2021 年出版《夜官巡場》專輯,入圍第 33 屆金曲獎最佳新人;2022 年出版《夜官巡場》同名小說,獲 2023 年臺灣文學金典獎、蓓蕾獎。
|劉致昕
自由記者、Podcast《不好意思請問一下》主持人、《真相製造》作者、金賀的爸爸。
|蕭詒徽
寫作者、自由編輯。著有作品《一千七百種靠近 ─免付費文學罐頭輯Ⅰ─》、《晦澀的蘋果 VOL.1》、《蘇菲旋轉》(合著)、《鼻音少女賈桂琳》、《Wrinkles──BIOS monthly專訪選集 2021》(合著)、《葛莉蕬的安安》、《D.F.H.》。網站:iifays.com。網誌:輕易的蝴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