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你聽過底片相機、數位相機,但你知道什麼是民主的相機嗎?
本場座談,將由「民主相機」發起團隊──Lightbox 攝影圖書室,以及兩組合作夥伴──沿岸制作、動態自造實驗室,分享這項協作計畫的緣起、設計構想、技術實驗,以及製作過程中所面臨的挑戰。
一台相機如何民主?為什麼要做一台民主的相機?民主與相機之間,有什麼關係?我們如何重新想像一台相機的設計與製造方式,來回應公民社會對民主與自由的願景?
如果你對「民主相機」感興趣,或是好奇攝影與民主的關係,歡迎一同來腦力激盪,分享你的經驗與看法吧!
▌講者
|陳彥安
陳彥安是工業設計背景的台灣策展人、導演與物件設計師,創作橫跨影像、產品與社會議題。具英國與荷蘭社會設計雙碩士學位,2020 年返台成立「沿岸制作 Atelier YenAn」。曾策劃荷蘭 Erfgoedhuis 考古博物館、2020 基隆潮藝術與花蓮太巴塱文物館等專案;於 2024 年啟動自發研究計畫 p.n.g.,隔年發表首檔展覽「招牌:」,並於丹麥 3daysofdesign 發表從研究中延伸出的燈具作品《Neon Lamp Series》。陳彥安以設計為工具,持續以物件建構當代文化議題敘事。
照片提供:陳彥安
|李柏廷
新媒體藝術家。2011年組成跨域科技藝術團隊 XOR,開始跨域實驗之路,並獲「數位藝術表演獎」首獎。2013年創立動態自造實驗室,推廣數位製造,在國際架構下發展在地化,致力於創造社會價值的專案、各式互動的體驗,以及自由能源、醫療技術等研究發展。近年嘗試各種 AI 技術及 XR 等虛實整合的體驗與應用。
照片提供:李柏廷
▌主持
|曹良賓
新竹台灣人,從事藝術創作、組織營運與公共服務。2016 年成立 Lightbox 攝影圖書室,致力於保存、研究及推廣台灣攝影。2025 年,創辦 TIPF 台灣國際攝影節,促進藝術的民主化、深化公眾對台灣攝影的認識。2015 年,出版首本攝影專輯《中途》;2025 年,第二本書《Becoming‧Taiwanese》將於日本出版。
照片提供:曹良賓;攝影:江祐任